
张培础(1944-2025)
今年春天上海中国画院举办的“海上名家研究系列·大道寻真——张培础水墨作品展”,是张培础生平第二次举办个展,展览作品跨度超过40年,并包括有一批新作。他当时说“我这一辈子画了好多作品,不少经典作品已反复展示过,这次希望能换点新的!”
但展览开幕当日,张培础并没有出现,而是由同为知名画家的胞弟张培成代为导览。当时只知张培础因病住院了。张培成当时评价三哥张培础的创作说:“他在探寻的就是一个真,真实、真诚、认真。或许,这也正是他最后一次个展名‘大道寻真’的由来。”
“我哥哥是我艺术上的引路人,我们弟兄之间的感情太深了。他是真正的画家,也是上海美术界公人的好人。他是因为肺癌在医院住院已经三个多月了,8月7日上午精神还是挺好的。”知名画家张培成接受澎湃艺术采访时哽咽不已,他说,”今年上海中国画院的个展开幕式他因病都没能参加,后来他单独去看了一次展览后,就在瑞金医院住院了,一直到今天清晨意外辞世,我哥哥在医院也一直坚持作画,就在辞世前几天,还为他的病友与护工画了一幅人像速写。”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汪大伟说:“早上刚看手机,跳出一排排培础一路走好的字样!培础还是走了!培础是好人为人善良朋友遍天下!是好教师以身作则桃李满天下!是好艺术家一生创作作品享誉天下!培础的一生是充实的人生,有意义的人生,培础是完成了人生滿意答卷,没留遗憾含笑画了一个句号,欣然离开了我们!我们愿培础一路走好!”
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阮竣回忆起与张培础先生相识20多年,一直很佩服先生对于艺术的纯粹追求,教书育人,淡泊名利,“我2003年到上大美院工作时,张培础正要退休,当时已经在筹备水墨缘工作室。退休后,他在所居住的小区租房子,做画室、请模特,让已经毕业的学生,继续有地方可以画水墨写生,同时办《水墨缘》杂志,并举办多场展览。”
在“水墨缘”成立10周年时,张培础找到了当时在上大美院负责科研的阮竣,谈到了难处。其中《水墨缘》杂志的印刷,除了出有限的经费外,大部分都是张培础以自己的作品相抵给印刷厂老板。当时年过七旬的张培础苦恼地说,他希望上大美院能接手水墨缘工作室。后来,在权衡之下,上大美院每年给工作室一定的经费资助。在阮竣看来,原本无需为经济操心的画家,在退休后,为了给朋友和学生继续构建一个平台,默默所做的努力,让人动容。“他坚持国画写生,即便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他坚持构建一个平台让大家可以继续画画的平台,以他个人的微薄之力。”阮竣说。

“水墨星期三”七老在画室 何兮 摄影
画家季平说,“与培础老师最近的一次见面是上周三,那天专门到医院看他,他精神挺好的,还在谈水墨缘工作室的工作情况,他说,‘很可惜,我不能陪你们了,希望坚持下去,不要断,这样的团队与平台要坚持。‘我和他说,’你放心,我们会坚持下去的,你的身体也会好转的。’他听了以后就哽咽住了。”
据悉,早在1960年读高二那年,张培础就因出众的画艺被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破格录取。两年后,他又积极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海军战士,一当兵就是六年。当然,他也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绘画梦,在军营里一有机会便拿起画笔。20岁那年,他创作的《毛著随身带,有空学起来》已入选解放军第三届美展,获优秀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刊入画集。这幅画是当时整个海军部队唯一一张获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