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答澎湃:“十四五”期间以务实举措推动质量强国建设落地见效
8月22日10时,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在回答澎湃新闻记者提问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罗文表示,“十四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总局在落实这个文件的过程中,找准了推进企业、产业、区域质量提升的切入点,同步推进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以务实举措推动质量强国建设落地见效。

罗文(刘健 摄)
具体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深入开展质量强企方面,推动全国27.9万家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面向中小微企业组织开展质量素质提升、质量认证升级等系列活动,对200余万家企业实施精准帮扶,参与提升行动的小微企业年度营收平均增长9.7%。出台质量融资增信措施,帮助3万家企业获得贷款超过2000亿元,为企业质量改进升级注入了源头活水。
二是在推进实施质量强链方面,有效发挥质量在支撑产业建圈强链过程中的作用,面向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组织实施质量强链十大标志性项目,完成精度计量测试、先进检验方法等146项攻关任务。带动各地实施质量强链项目1724个,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1331个,4200家链主企业、25万家链员企业积极参与,增强了产业链上下游稳定性和可靠性,推动了重点产业质量竞争力有效提升。
三是在培育建设质量强县(区、镇)方面,制定质量强县培育建设方案,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动超过1200个城市实施质量强县战略。建设数字化服务平台,将首批580个城市纳入培育库,促进城市加强质量监测和比对提升。
四是在强化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成208项计量基准、7.4万多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8万多种国家标准物质,国家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更加完善。批准发布国家标准1.3万余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1079项,标准在引领产业发展和消费升级中的作用更加显著。新增检验检测机构4138家,规划建设国家质检中心874家,质量基础设施先进要素不断向培育新质生产力聚集应用。
罗文表示,下一步,总局将紧扣质量强国建设目标和人民群众关切的质量问题,进一步完善质量政策措施,全面加强质量管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质量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