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中国女生赴马来西亚留学9天后跳楼自杀,家属称其生前遭电诈监控和威胁
" 我们只想快点要个结果,到底是哪里的诈骗电话!" 事发四个多月后,山东的李先生仍然难以释怀,他 20 岁的女儿小文(化名)在去马来西亚留学的 9 天后跳楼自杀身亡。事发当天,小文给母亲发来 " 求救信 ",向家里要 25.8 万元,并表示不能告诉别人,否则会被连累。小文母亲怀疑这是电信诈骗,劝女儿不要相信。当天下午,家人发现联系不到小文了,托学校老师寻找,当晚 10 点左右被告知有学生从 39 楼跳下后身亡,让他们买最快的航班确认身份。李先生说,到达马来西亚后,见到了女儿的手机,才得知她生前被一名自称警察的人冤枉为命案嫌疑人,对方还通过监控软件持续威胁小文,导致她精神崩溃跳楼自尽。事发后,家人希望追查真凶且追究涉事学校和教育机构的责任,但四个多月过去,仍面临重重困难。
母亲收到一封手写求救信
当晚得知女儿跳楼身亡
小文的父亲李先生告诉记者,因小文高考失利没有达到本科线,他托熟人找了山东本地的教育机构,对方先是介绍了烟台一所学校的留学项目,但临近开学,该教育机构表示原定的学校招生名额不够,就将她调整到了山东艺术学院的国际本科班," 女儿先在该校进行英语雅思培训,2025 年前往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就读。" 李先生说,女儿后来雅思成绩差了 0.5 分没有合格,但学校表示可以先行前往马来西亚继续补习后入学,于是 2025 年 3 月 13 日,小文抵达马来西亚开启留学生活。

小文前往马来西亚留学
此后几天,小文都和父母保持着联系,家人没发现什么异常。3 月 22 日下午 2 点多,小文发信息问母亲家里大概有多少存款。母亲回复说没有多少,但上学够用。随后小文发来一封手写信向母亲要 25.8 万元。信里说她签了保密协议,让母亲看完后立即删除,以免被连累,还叮嘱母亲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小文母亲觉得这肯定是电信诈骗,就劝女儿不要相信。但之后,女儿没有回复。李先生说,他们想想觉得不对劲,接连给女儿打语音电话,但她都没接听," 我们隐隐感到她出事了,连忙联系留学项目那边的老师打听情况。当天晚上 10 点多,那边的老师反馈给我们说小文住的地方来了很多警察,有学生从 39 楼跳下,让我们坐最早的航班前去确认身份。"
整理遗物时更多细节曝光
女孩被监控和威胁
到了马来西亚,李先生确认了女儿的死讯,还见到了女儿的遗物。通过小文的手机,李先生确定她是被电信诈骗了!李先生看到小文手机里有一封长达 5000 字的 " 自白书 ",信中写道:"3 月 18 日中午接到了马来西亚通讯局电话说我有一个国内的电话号码到处发布诈骗短信遭到举报,要把我名下的电话卡都停掉,但我本人并不知情。我有一张那个号码的电话卡,于是马来西亚通讯局便帮我联系了上海市虹口公安局的警官让我报案。本来我以为报完‘个人信息外泄案’交给警方调查就可以了,结果当天下午两点左右我被告知是某个非常重要违法事件的重大涉案嫌疑人并被警方 24 小时监控!"

小文手机里的 " 自白书 "
李先生说,女儿在这封 " 自白书 " 里详细描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留学经过和接到了陌生电话的过程,她是将这封信发给骗子求情的,希望对方帮忙还她清白。从手机里的聊天记录可见,骗子以警察的身份告知她卷入了一起诈骗案,并害死了一名老奶奶。当小文解释情况后,对方表示可能是她的手机账号被盗,因此需支付 25.8 万元的人民币自证清白,否则就在数天内跨国逮捕她,并恐吓她至少监禁一年,追诉期长达 10 年。除了假警察,还有一名假检察官联系过小文,催促她尽快交钱,不然会连累家人。
对方还让小文下载了一个可以监控她行动的手机软件,连续 4 天 24 小时通过电话短信和软件监控她的行动," 精神控制她,甚至管她上厕所,我女儿肯定是被他们逼得没办法了,所以才选择跳楼自杀!" 李先生接受采访时几度带着哭腔,他说怎么都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我女儿是个很善良的人,所以她相信了他们的骗术,从自白书里看,她甚至因为被骗害死了一位老奶奶而感到很内疚 ……"
事发四个月后仍无进展
家属维权艰难
事发后,李先生联系过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对方帮忙联系过马来西亚的学校,但学校表示女孩的档案并未进入学校。李先生坦言:" 我英语不好,在马来西亚当地报案,刚开始没有警方立案,后来在一名马来西亚记者的帮助下,当地警方才给我们立案,目前还在侦查中。"
李先生回国后,又向山东诸城市公安局报案,2025 年 4 月 9 日,警方立案。事发后四个多月间,他多次与警方联系了解进展,但目前没有更新的信息。8 月 20 日,紫牛新闻记者致电诸城市公安局询问此事,对方表示该案交由反诈中队侦查中。

山东警方已立案
" 我觉得这个事情,诈骗犯应该承担责任,涉事的学校和教育机构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事发后,李先生多次联系国内教育机构和山东艺术学院国际班项目的负责人," 学校方面表示他们没有责任,教育机构表示要看警方的调查结果。"
紫牛新闻记者从一名山东艺术学院国际班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该校国际班项目包含艺术本科 2+2 项目和国际本科 1+3/4 项目。小文所参加的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的项目在该校 2025 年招生简章里,该项目拿到的毕业证书是国外学校颁发的,与山东艺术学院无关," 学生到国外去了如果有问题可以随时咨询我们国内的老师,但我们没法对他们进行管理,他们在国外是没有档案的,入学是凭借录取通知书,然后在国外大学注册学籍。"
记者随后添加了此前一直和李先生联系的山东艺术学院国际班的负责人询问该留学项目的情况,对方告知学院可以提供俄罗斯、英国、意大利、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留学项目,可获取国外的毕业证,但对于后续会如何处理小文的事情,对方未回复。紫牛新闻记者又致电山东艺术学院国际班的招生电话询问,一名工作人员回应:" 女孩在马来西亚留学遭诈骗后跳楼的事听说过,但具体处理细节不清楚。" 该工作人员留下了记者的电话表示会上报领导,之后会有专人回复,但截至发稿前,记者尚未收到回复。紫牛新闻记者拨打了此前与李先生联系的教育机构负责人的电话,但对方表示打错了,随即挂了电话。
李先生说,事发已经四个多月,但他每每提及仍心如刀绞,他现在只希望给女儿讨回一个公道。
多说一句:警惕境外定制化骗局,留学生的安全课必须提前上
近些年,中国留学生在海外遭遇诈骗的案件频频见诸报端,从冒充大使馆、快递客服,到虚构绑架、跨境洗钱,骗子的剧本不断升级,手段越发狡诈。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诈骗往往并非单人作案,而是多人协作、层层递进的 " 定制化 " 骗局——他们瞄准的,正是留学生年龄较小、社会经验不足、孤身在外遇事难以及时求助的脆弱点。
许多留学生刚刚脱离家庭的庇护,独自面对异国生活的种种挑战。诈骗团伙利用技术手段伪造来电显示,伪装成公检法人员、银行职员甚至同学朋友,通过制造紧张情境——比如涉嫌犯罪、账户异常、签证问题等——逐步击破受害者的心理防线。而这些骗局最可怕之处在于其 " 精准性 "。诈骗分子通常会事先通过社交媒体或非法渠道获取留学生的个人信息,从而量身打造话术。例如,他们会准确说出学生的课程安排、室友姓名甚至家庭背景,以此获取信任。一旦受害者被诱导进入预设的情境,便很难自拔,最终在威逼利诱下进行大额转账。
这类事件背后,折射的不仅是犯罪技术的 " 升级 ",更是海外安全教育的缺位。许多家庭和学校在送学生出国前,更关注学业和生活适应,却忽略了针对诈骗的防范教育。留学生的安全课必须提前上——要让孩子们学会核实信息、保持冷静、拒绝在压力下做决定,更重要的是明白:真正官方机构永远不会通过电话索要钱财或密码。